粒粒開講(拾壹)早些日子的台灣咖啡文化
這篇文章的起因蠻有趣的,剛開始去圖書館想查各國咖啡文化的相關資料和文章,心想大多數文章及書籍應該都是介紹歐洲國家的咖啡文化或是世界咖啡史。
查著~查著~突然有本書名跳到我眼前,台灣早期咖啡文化(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這一定要拿下來看看!越看越覺得有趣,雖然咖啡是西方文化的產物,但在台灣早期卻是因為被日本佔據而引進,也因為台灣就這麼剛好位於咖啡帶,高山多雨多霧、氣候水質良好,超級適合種咖啡而讓咖啡落地深根,並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台灣咖啡文化。
在這個過程中讓我有了想法,何不來寫一篇台灣早期咖啡文化歷史,於是這篇文章就如此展開,也因為這篇文章讓我看了不少有關台灣咖啡館的書、文獻資料,更清楚明白關於咖啡在台灣所產生的文化痕跡~
台灣第一次引進咖啡種植是什麼時候?
荷蘭人佔領台灣時(公元1626年,明朝末年)引進,至今已有三百年曆史。後來在西元1884年(光緒10年)英國人從印尼引進樹苗在台北三峽試種。但因為種苗經過長程的航海運輸加上管理不當,大部份都死光光後來就不了了之。
台灣咖啡種植的全盛時期?
台灣咖啡種植的全盛時期是日本人創造的。
甲午戰爭過後,日本人統治台灣,明治維新讓西方文化對日本產生許多影響,當時在台灣的日本人覺得台灣的氣候土壤相當適合種植咖啡,經濟價值又高,所以從國外引進咖啡樹苗。主要是供應日本內需市場。
臺灣生產咖啡商標 黃耕子先生於日治時期種植咖啡的工作證
1901年 墾丁試種,效果不錯
1904年 正式採收後又引進更多品種,並推廣到台東、花蓮與高雄等地區
1919年 嘉義農業試驗支所(現為嘉義農業試驗所)全數收集恆春與各地的品種,在該所內種植,進行研究與調查。
1928年 台灣的咖啡試銷日本,獲得好評,於是種植的面積越來越大,並開始企業化經營
1936年 現中興大學的惠蓀林場也開始種植
1942年 台灣全島的咖啡種植面積達到1000多公頃
不久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糧食短缺咖啡銷售成問題,各項資源均無法有效運用在咖啡的經營,加上咖啡經營上如銹病、生產面積太小、價格昂貴且品質不穩定等因素,農人改種稻米,日本戰敗撤台,咖啡乏人問津之後便沒落了。
台灣最早的咖啡館?
台灣的第一家咖啡館是1912年十二月一日在台北新公園開幕的カフェー・ライオン(珈琲店 ‧獅子),此家咖啡館帶有官方色彩,之後更成為政府機關人員日常用餐,文人、藝術家集會社交的場所。
明治時代昭和三年(1928),根據日治時期資料,在台北市登記有案的咖啡館就有21間!咖啡館主要以日籍人士所經營,所在位置也是日本人常活動的空間:榮町、西門町。
後來隨著留學生歸國及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後,才陸續有台灣人在大稻呈附近所開設的咖啡廳出現,如:波丽路、山水亭、天馬茶房...等,在台灣早期咖啡廳與其是指特定喝咖啡的地方,不如說是社交的聚會場所。
--參考書籍:台灣早期咖啡文化 出版商: 國立歷史博物館
不得不提:台灣早期咖啡館的空間設計
參考當時歐洲所流行的美術裝飾風格為主軸,在自行做變化混種出新的空間形式,結合台灣特有的紅磚、石材配上新式玻璃與窗簾,營造出東西合併的味道。
權限範圍/財產權人:鄧世光
室內的植栽也是ㄧ大重點,日本人認為台灣的咖啡館內應該種植大量的台灣植物,才能呈現出台灣特殊的南國氣氛,還會根據四季的不同變化來更換。
當時典型咖啡館的基本配備:西式的桌椅,大理石桌面、電燈、閃耀的霓虹燈、窗簾以及台灣的綠色植物,表現出一種特殊的台灣咖啡館情調。
有學者透過老照片發現,日據時期台灣咖啡館Cafe Tonbo所用的椅子,和歐洲咖啡館專用的咖啡椅Thonet No.14相似,證明台北咖啡館早在1930年代便與歐美咖啡館「同步流行」。
此椅由19世紀專門生產「咖啡館家具」的奧地利家具店設計,公認是當時正規咖啡館不可少的標誌,還被紐約MoMA收作館藏。
1930年代獨特的「珈琲店」旋風:女給文化
「女給」為日文名稱,是女性服務員之意。女給在珈琲店內從事客席間陪侍、接待的婦女。年齡多為十四至二十五歲前後的年輕女性。
說得明白一些,女給可以說是珈琲店的搖錢樹。許多客人會因為喜愛的女給跳槽到了別間珈琲店,也跟著移動消費的場所。所以,想辦法挖競爭對手店內的紅牌女給,也算是增加營收的手段之一。
--參考書籍:女給時代:1930年代臺灣的珈琲店文化-作者:廖怡錚
如同巴黎左岸的台灣咖啡店思想革命潮流
日本統治台灣50年,因殖民統治的關係只准許台灣人接觸醫學、美術、文學...等,其他如經濟、政治、法律是不允許就讀的。所以當時的青年學子寄情於文學、戲劇、藝術上。
波麗路、山水亭、天馬茶房三座咖啡館,分別扮演台灣1930、40年代「畫壇」、「文壇」、「戲劇界」的重要舞台。以波麗路為例,在歷史博物館開始舉辦畫展前,台灣美術年展幾乎年年在此舉行。老闆廖永來不只提供展畫場地,更是陳澄波、郭雪湖、楊三郎這些重要畫家的贊助人與經紀人。
「我不在咖啡館,便在往咖啡館的路上。」是歐洲的咖啡館作家留下的名句,日治時代台灣作家也不遑多讓。觀察「台灣文學之父」賴和、「台灣新文學作家」楊守愚等作家的作品,發現咖啡館既扮演「資本主義虛榮與墮落的象徵空間」,也是「逃避現實的療傷洞穴」。
在咖啡店搜集線報?
在電話不普及的時代且日本政府嚴密的監控著,咖啡館也是台灣記者「蒐集線報」的主要據點。在日治、光復初期擔任記者的周青回憶,他一天的工作「早上到波麗路,下午到天馬茶房」,線民便會到這兩地找他「報新聞」,如學生運動或工會罷工,消息都是從咖啡館傳出來的。
國民政府來台後的咖啡館
1949年開啟來台後的第一間咖啡店-朝風咖啡屋,位於中山堂對面的永綏街上,朝風咖啡屋原為日本人開設的blue brid 喫茶店,戰後由徐朝鳳先生接收開業。是當時唯一播放古典音樂的咖啡店,許多客人都是慕“音樂”的名而來的,詩人“商禽”也是其顧客。
舶來品:即溶咖啡來台灣
1950年隨美軍協防台灣,即溶咖啡引進台灣,初期只有雀巢咖啡。即溶咖啡最早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盟軍士兵使用即溶咖啡作為日常飲品。
50、60年代孕育文人的咖啡館
最早從事藝文活動的咖啡館為1949年於臺北市武昌街的明星咖啡館。
最早從上海時代開始的,後來是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咖啡館,也因光復初期及戰後大陸移民導致空前絕後的惡性通貨膨脹,經濟混亂物價非常高,屬於昂貴品的咖啡館更是難以生存,當時幾間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的咖啡店得以生存,明星咖啡屋即是其中一間。
明星咖啡館為文人咖啡館的原因:
1959詩人周夢蝶開始在明星一樓賣書,所賣書本包含詩集、哲學、經濟、散文、小說等,甚至還包含大陸禁書,吸引不少文學同好,逐成風氣。
周夢蝶在明星一樓賣書
1960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等人創辦《現代文學》,定期於明星咖啡館聚會。
1966《文學季刊》創刊,尉天驄、陳映真、黃春明等人時常在明星三樓校稿討論內文,黃春明
之子國珍甚至被稱做「明星之子」。〝看海的日子〞因而誕生 。
間接帶動了所謂的文人咖啡館風潮,之後的文藝沙龍、作家咖啡屋、野人、天才...等咖啡廳皆是文藝活動作為聚點的咖啡館。
---參考書籍:台北咖啡舘: 人文光影紀事作者:吳美枝
咖啡之所以令人著迷,在於它不只是一杯飲品更是許多歷史文化的結合。在巴黎咖啡廳裡孕育藝術、哲學、革命;在法國表達著優雅的韻味、浪漫情調,一種享受生活的寫意感。
在台灣,從帶有大量日式元素與色彩的場合,演變出使用紅磚、綠色植物的特有裝飾風格。從帶有曖昧不明的女給文化到孕育音樂、美術、戲劇的藝文場所。時代的更迭在咖啡館裡留下的痕跡也是令我著迷不已的地方呀~~~
資料來源:
http://www.education.ntu.edu.tw/school/history/News/2005/Jan-Mar/news20050208_3.htm
《台灣早期咖啡文化》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咖啡年代─台灣咖啡館百年風騷》作者沈孟穎
留言列表